Design News
網頁設計新知
社交網站的概念可以回溯到40年前,身為目前最大規模的社交網站,Facebook身上看得到許多社交網站前輩的影子,但其創辦人祖克柏為何多次被指控竊取他人創意?
facebook臉書效應
大衛.柯克派崔克(David Kirkpatrick)/著;李芳齡/譯
天下雜誌出版
售價:360元
祖克柏的臉書網頁設計多次遭指控為剽竊他人創意,其實,這種社交網站的概念是源自發展了四十年的創意。
早年為網路鋪設基礎的工程師,其實就已想像了類似臉書網站這樣的東西。里克萊德(J. C. R. Licklider)和泰勒(Robert W. Taylor)在一九六八年共同發表的論文中寫道:「線上互動社群將會是什麼模樣?這種社群將是由身處各地的成員構成,有時是以小群體形式聚集交流,有時是個人形式的聚集交流。這類社群不是由身處同一地區者組成,而是由具相同興趣者組成。」這篇文章也浮現了社交網站的概念:「你將不是發出一封信或電報,而是找出那些應該跟你的檔案連結起來的人。」
大約十年後,有些人開始花時間發展這種線上社群,第一個在網路上吸引許多非科技領域使用者的社群服務網路,是一九七九年創立的Usenet,遠早於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的問世。Usenet 起始於杜克大學的線上公布欄系統,讓關注特定主題的群體張貼訊息,這個網路系統運作至今。一九八五年,布蘭德(Stewart Brand)、布利安(Larry Brilliant)等人在舊金山共同創設電子布告欄「全球電子連結」(The Whole Earth’Lectronic Link, 簡稱The Well), 它的用戶蘭高德(Howard Rheingold)在一九八七年發表一篇文章,在文中發明了「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這個名詞來形容這種新體驗。蘭高德在文章中寫道:「虛擬社群是一群也許可以面對面或無法彼此面對面的人,他們透過電腦布告欄及網路的中介,彼此交流。」
漸漸地,愈來愈多人熟悉電子溝通交流。最早把這些概念傳輸給普羅大眾的是法國郵務局,一九八二年推出全國線上服務Minitel;接著,美國線上於一九八五年推出這種線上服務。IBM 和西爾斯公司(Sears)於一九八八年創立商業線上服務Prodigy,但不久後,美國線上成為美國這塊市場的霸主。到了一九九○年代初期,普羅大眾開始使用電子郵件。雖然,人們會在這類線上服務中建立其電子郵件地址通訊錄,但會員並不會指出自己真實生活中的朋友,或是在這些線上服務中建立跟朋友通訊的管道。在接下來的十年,即時通服務也採相同形式:人們使用假名交流,而非使用真名。
全球資訊網問世後初期, 線上社群的概念再往前推進,諸如TheGlobe.com、Geocities、Tripod 之類的網站服務出現,讓用戶可以設立個人網頁,有些網站還可讓個人網頁跟其他會員的網頁相連結。祖克柏在初中時期於Geocities 設立他的第一個網站。知名的收費約會服務網站Match.com 於一九九四年推出;Classmates.com 網站創立於一九九五年,後者旨在幫忙尋找失聯的同學及校友,人們在這網站上使用的是真名。
「六度分離」概念
“「把你的名片簿留在你的電腦裡,沒啥益處,我們把你的名片簿放到一個集中地。若人人都把名片簿上傳此集中地,各位就能環遊世界了!」──現代社交網站濫殤「六度網站」(sixdegrees.com)創辦人Andrew Weinreich”
現代社交網站紀元始於一九九七年初,紐約的新創網站「六度網站」(sixdegrees.com)推出採用真名的突破性服務。
六度網站是第一個試圖在使用真名的網友之間找出關係的網站,這在當時是很有遠見的一個事業概念。這個網站的名稱源自一個未經證實的「六度分離」(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概念:透過從你身邊朋友開始延伸的關係鏈,可以連結上地球上的任何人,平均而言,任何兩個人至多只要透過六個人的聯繫,就可以扯上關係。從你身邊的朋友開始,連結至下一層(你朋友的朋友),再連結至更下一層(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如此延伸至第六層。
這個網站的創辦人是律師溫瑞奇(Andrew Weinreich)。六度網站推出的一九九七年初,溫瑞奇邀請數百人聚集於紐約市的帕克大樓(PuckBuilding),在室內設立的二十台個人電腦上同步加入此網站成為會員。
溫瑞奇說:「把你的名片簿留在你的電腦裡,沒啥益處,我們把你的名片簿放到一個集中地。若人人都把名片簿上傳此集中地,各位就能環遊世界了!」
人們通常是在收到六度網站現有會員發出的電子郵件後,跟進加入這個網站,後來,許多社交網站也仿效這種招募會員的方法,在當時,這是革命性創舉。網站推出時,有兩項重要特色:第一項特色是「為我建立連結」(connect me),若你加入某人的姓名,此網站就會建立你跟他及其他人的關係圖;第二項特色是「為我建立網絡」(network me),你可以列出你尋找的特徵,網站將找出符合這些特質的會員,例如,在某某地點是否有喜歡玩西洋棋的醫師。
不過,溫瑞奇現在感嘆:「我們太早設立這個網站了,時機決定了一切。」當時,六度網站的發展與經營耗費甚巨,雇用九十名員工,購買大量昂貴的伺服器和甲骨文(Oracle)授權的資料庫軟體,並支付數百萬美元請賽皮恩(Sapient Corporation)和賽恩特公司(Scient Corporation)等網路發展顧問公司協助發展特色。這些花費換得了什麼成果?大多數用戶使用撥接數據機,連結速度慢到令人抓狂。還有其他嚴重的限制,例如,你的個人資料檔案中沒有相片,因為當時擁有數位相機的人很少。
許多人不清楚六度網站到底意圖提供約會服務、建立商業人脈服務,或是兩者皆是。儘管如此,到了一九九九年,該站註冊使用者已高達三百五十萬人,另一家規模更大的公司以一億兩千五百萬美元買下它,但它從未創造豐碩的營收,後來,在網路公司泡沫化中,新業主於二○○○年底關閉這家虧錢的公司。溫瑞奇和他的伙伴知道,這只是社交網站的開始,不是末尾,他們極有先見之明地取得了一項廣泛涵蓋六度網站諸多創新的專利權,這項專利後來在臉書網站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溫瑞奇把類似六度網站的網站稱為「未來的作業系統」。
雖然,六度網站破了冰,但卻要等到多年之後,其他人才會駛入這片海域,建立真正的社交網站。黑色星球(BlackPlanet)及亞洲大道(Asian Avenue)這兩個族裔導向的網站在一九九九年開張,提供有限的社交網站功能。瑞典青少年社交網站新月風暴(LunarStorm)於二○○○年一月一日開張,韓國知名的賽我網(Cyworld)則是在二○○一年增加了社交網站的功能。
一直要到二○○一年和二○○二年,矽谷和舊金山才興起社交網站熱潮。當時,這些地區的創業家和創投業者仍然懾於二○○○年初開始的網路公司市值與營收銳減餘波,氣氛十分低迷,尤其是消費者導向的網路公司特別艱辛,新創公司很難獲得任何投資。不過,一些有膽識者看出,六度網站可能只是起步得太早,但前景甚佳。
帕克和其友人在二○○一年創立的Plaxo 網路公司並不是社交網站,但和社交網站有許多共通點。Plaxo 提供聯繫人管理服務,在新會員上傳聯繫對象後,網站會要求聯繫對象更新資訊,且敦促他們也加入Plaxo 網站,這種騷擾令人討厭,但往往能夠奏效。Plaxo 網站也預示了臉書網站的一個重要層面:它根據個人的聯繫對象網絡來維持獨特的資訊。
創業家史考特(Adrian Scott) 在二○ ○ 一年末創設了一個名為「Ryze」的社交網站,這不是約會網站,瞄準的對象是商業人士,其名稱意在使其會員藉由改善商業人脈而發達起來。這個網站打算向搜尋其資料庫以尋找員工、顧問等的企業雇主收費,藉此營利。雖然,除了舊金山科技圈,這個網站並未產生明顯影響力,但它產生啟發作用,促成後來的許多發展。
Ryze 網站的會員亞布拉姆斯(Jonathan Abrams)是一個程式設計師,非常熱衷派對活動,他看出人們的業餘生活是一片大好商機,於是建立了針對消費者的社交網站Friendster。雖然,這不是一個純正的約會網站,但提供了許多工具,幫助會員尋找約會對象。亞布拉姆斯的目標是搶走社交網站Match.com 的顧客,他認為,若你能夠結識朋友的朋友,就能認識更多有趣的人。Friendster 期望會員使用真名,它提供了一項新穎的工具:會員的相片。這是一項突破,你可以搜尋瀏覽,得知你的哪些鄰居已經是你朋友的朋友,若你喜歡他們的相片,可以嘗試跟他們建立連結。
資料來源: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7984